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土木与工程

  • 自然边坡危岩体崩塌落石运动分析与风险评估

    胡云进;崔志强;郜会彩;

    为对落石灾害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本文选择千丈岩景区内自然边坡危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进行拍摄建模,通过Rocfall软件模拟危岩体崩落后的运动轨迹,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RRRS风险评估法对研究区内自然边坡风险进行评估。为解决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强的问题,采取基于文献分析法并利用因子频数确定权重的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得到研究区风险评估得分为69.59,属于较高风险等级,应采取主动(螺栓、锚杆)和被动(防护网、钢丝绳、栅栏和移除不稳定石块)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研究方法可以为高陡自然边坡危岩体的勘察、稳定性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防治等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5;No.394 1-1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考虑细粒含量影响的坡面型泥石流成灾特性研究

    黄曼;杨帅;朱人思;邹春雷;陈秋菊;宁昊晟;

    细粒含量是坡面泥石流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其成灾特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浙江省绍兴市某处坡面泥石流为原型,根据原土颗粒级配配置4种细粒含量的试样土,开展两种降雨条件下坡面泥石流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分析坡体破坏形式、孔隙水压力和体积含水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总结不同细粒含量下坡面泥石流成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增加,坡体破坏形式逐渐由坡脚侵蚀型转变为坡面冲蚀型,坡顶、坡中和坡脚三个部位的孔隙水压力峰值也随之增加,并且各部位峰值开始出现明显降低对应的时间逐渐加快,坡体各个部位的体积含水率峰值逐渐增加,并达到最大含水率对应时间呈上升趋势。通过进一步分析成灾特性发现,细粒含量的增加使得土体孔隙结构更加密实,从而阻碍渗透路径并减缓渗透速度,最终使得坡面泥石流呈现出不同的成灾特性。上述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可为梅雨期和台风期的浙中北部地区坡面泥石流预测、预警以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8期 v.45;No.394 1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墙背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戚国庆;刘祥鹏;

    由于库仑土压力理论能够考虑墙背摩擦角的影响,依据库仑土压力公式、《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的公式(6.2.3-2)(规范方法),以及库仑“刚性”破裂楔体微元静力平衡条件得出的解析解,分别求得无黏性土、墙背竖直时,不同墙背摩擦角的挡墙主动土压力,并与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墙背摩擦角对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以及规范方法出现负值土压力的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墙背竖直粗糙条件下,无黏性土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均显示挡墙主动土压力合力随墙背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其中库仑土压力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法相差最小(3.55%~9.14%),规范方法相差最大(9.08~977.10%),且在墙背摩擦角δ>0.67φ时出现负值,明显不合理;规范方法基于黏性土推导,不适用于无黏性土、墙背竖直粗糙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工程中无黏性土内摩擦角取值下,规范方法在特定墙背摩擦角时会出现负值,说明墙后土体未必均处于极限状态。

    2025年08期 v.45;No.394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开洞后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杨伟豪;应森源;吴瑞潜;陈伟宏;

    为系统研究开洞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抗弯承载力的影响,针对三种不同截面高度的空心板进行抗弯试验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开洞位置、截面高度和是否伤及钢绞线三个因素进行抗弯试验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洞口尺寸和板腹孔洞处开洞的参数分析。研究表明:空心板抗弯承载力的削弱程度与开洞位置、截面高度密切相关,180 mm厚空心板局部切中肋开洞时抗弯承载力影响最大,降低30%以上,而100 mm和120 mm厚空心板则是局部切边肋开洞危害更大;洞口宽度与削弱程度呈正比,三种逐级递增的洞口宽度分别降低空心板20.9%、26.5%和36.8%的极限承载力,甚至会改变空心板的破坏模式,而适当延长洞口长度则影响不大;开洞伤及钢绞线会明显降低空心板抗弯承载力,在板端或板腹不伤及钢绞线时开洞对其抗弯承载能力影响较小,与完整板的抗弯极限承载力相比差值仅在5%以内。

    2025年08期 v.45;No.394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物与医学

  • 虾肝肠胞虫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谈荣想;叶键;斯广杰;孙海涛;姜路辛;许婷;

    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孢子虫,主要感染养殖虾类,引起宿主生长迟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根据EHP孢壁蛋白(SW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EHP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表明质粒标准品在1.0×101~1.0×107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特异性分析显示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EHP,对健康对虾DNA和其他常见虾类病原的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在35个循环内,本方法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 copies/μL;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组间和组内Cq值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EHP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可用于EHP的快速检测。

    2025年08期 v.45;No.394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碳耦合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

    白超奇;梁丽萍;

    生物碳(BC)和纳米零价铁(nZVI)已被广泛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中,生物碳可以有效地改善纳米铁易团聚、易失活、反应性能差等问题。目前有大量学者对生物碳耦合纳米铁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以及材料的环境安全性。本综述将为复合材料在污染物控制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45;No.394 5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材料与化学

  • 多壁碳纳米管/硫化亚铁去除废水中Cr(Ⅵ)的研究

    王晓青;令狐文生;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硫化亚铁(MWCNTs/FeS)复合材料。采用重铬酸钾溶液为模拟含铬废水,MWCNTs/FeS复合材料为吸附剂,对吸附去除废水中Cr(Ⅵ)的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SEM、TEM、FT-IR、XRD、Raman、BET等方法对吸附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工作制备的MWCNTs/FeS复合材料对溶液中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在T=303 K、C_0=50 ppm、pH=2.0、t=6 h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最大吸附量达到218.8 mg/g,去除率高于95%。动力学分析表明Cr(Ⅵ)在复合材料上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单层吸附,结合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及表征结果推测该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2025年08期 v.45;No.394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VC用热稳定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游成;严志豪;马浩然;吕沙峰;邹专勇;叶锋;

    PVC(聚氯乙烯)是一种综合性能卓越的合成树脂,凭借着低密度、高强度、易加工、阻燃等特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其光热稳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加热稳定剂。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几大类热稳定剂的研究进展。钙锌类、有机锡类具有优异的改善效果,多元醇类、有机氮类具有较低的成本,稀土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水滑石类具有丰富的功能。具有绿色环保等特性的多元复合热稳定剂将大放异彩。

    2025年08期 v.45;No.394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球状纳米硫的制备及储锂性能

    李玉欣;周世奇;王高磊;朱唯洁;梁敬龙;杨超凡;

    锂硫电池因理论能量密度超2 600 Wh·kg~(-1)且环境友好成为储能研究热点,但其性能受限于多硫化物穿梭及反应动力学迟缓。本研究通过微乳液法调控硫颗粒成核与生长,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硫材料(S-6、S-8、S-10),TG-DTA证实纯度均超80%。其中,S-8(平均粒径450 nm)组装的锂硫正极性能最优:0.1 C下可逆比容量达811.45 mAh·g~(-1)(显著高于S-6的541.67 mAh·g~(-1)和S-10的749.41 mAh·g~(-1)),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54.70%,远超S-6(33.87%)和S-10(46.00%)。动力学分析显示,S-8电荷转移阻抗最低(18.66Ω),CV中多硫化物扩散主导特征明显(b值分别为0.69/0.30/0.57),GITT测得锂离子扩散系数达3.45×10~(-12) cm~2·s~(-1)。该策略通过微反应场浓度比梯度优化,实现硫颗粒尺寸与分布的精准调控,阐明粒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为高能长寿命锂硫电池开发提供新思路。

    2025年08期 v.45;No.394 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

  • 实用仿生船桨推动机构设计与实验验证

    朱永刚;彭思玉;陈鸿;

    螺旋桨推进器噪音大、易受腐蚀,推进效率难以满足需求,仿生推进能有效克服这类缺陷。设计了一款简易的仿鸭划式曲柄滑块推进机构,采用封闭式滑槽结构辅助自动翻转部件,实现鸭划动作。运用Fluent软件,模拟获得最佳运行速度,计算显示推进效率达到95%以上。实物水面演示表明:同样功率电机驱动下,本设计比螺旋桨具有更高的速度,按运行距离计算,效率提高12.4%,为现代船舶推进尤其是深海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08期 v.45;No.394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级番茄叶部病害检测网络

    潘丽;贾冕茜;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病虫害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的病虫害检测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检测周期长、难以大规模实时监测等缺点。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番茄病虫害检测模型Tomato-YOLO。该模型在精度、计算量和检测速度之间取得了适当的平衡,主要贡献包括:引入GhostNet网络中的GhostConv和全新设计的C2fGhost模块来减少模型参数量;在主干中引入Triplet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来降低噪声干扰,提高特征提取能力;使用Inner-SIoU作为边界框回归函数,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和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mAP)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原始模型,证明了改进的有效性。

    2025年08期 v.45;No.394 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与管理

  • 异常审计费用对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

    方丽;

    以2012年至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异常审计费用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质量在异常审计费用与上市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异常审计费用对亏损企业与盈利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2025年08期 v.45;No.394 11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本期代表作者介绍

    <正>胡云进,博士(后),教授,同济大学兼职博导,现任绍兴文理学院副校长、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工程诊治与运维分会理事、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刊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编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岩土渗流分析及渗控优化、能源隧道与地下结构等研究。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其中1项经费为1 024万元)、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在研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450万元),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各1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部;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2025年08期 v.45;No.39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重点支持建设纺织智造现代产业学院举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正>2025年6月27日,浙江省重点支持建设纺织智造现代产业学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研讨会暨2025年理事会会议在绍兴文理学院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绍兴文理学院主办,绍兴文理学院纺织智造现代产业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联合承办,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及落实浙江省委“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绍兴文理学院校长赵阳,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守荣,绍兴市经济与信息化局人才工作处处长倪雪梅,绍兴市柯桥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俞锡锋,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吕巧莉出席会议,到场的还有环杭州湾地区7所院校代表、纺织智造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及学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代表等60余人参会。

    2025年08期 v.45;No.394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