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研究

  • 诉求、价值与路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法治再组织

    葛天博;

    褪去现代化类型的分歧,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政治与社会结构为生产力跃升新的发展阶段而必须为之的法治调试过程。通过何种途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社会活力的法治总动员,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动的法治回应或者能动的法治预设,只有形成现代化法治共识、明确现代化法治内容,继而通过法治再组织,才能统筹社会内部蕴藏的各种资源与技术力量。从完善宪法体系、均衡发展机制、健全产权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涉外法治等五个方面推动法治再组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续稳定的法治秩序。

    2025年07期 v.45;No.39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民营企业共同富裕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组织创新文化的调节作用

    周鸿勇;胡学鑫;赵江;

    员工敬业度是推动组织利润增长的主动力。通过实证检验民营企业共同富裕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发现:民营企业共同富裕对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文化氛围越浓厚,民营企业共同富裕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员工职级越高,民营企业共同富裕对员工敬业度影响越小。民营企业需要提高共同富裕的“共同度”和“富裕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定期更换企业高管的策略,防止管理者思维固化与权力滥用。

    2025年07期 v.45;No.393 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越文化研究

  • 《绍兴风俗志》作者、蓝本及其价值发覆

    俞志慧;方俞明;

    《绍兴风俗志》非清代光绪稿本,其编撰时间大约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定稿誊抄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该书作者金明全是个托名,真实作者是现当代绍兴文士胡维铨。该书编成和装订期间的社会氛围,迫使作者将真名中之“铨”拆分成“金”与“全”,法号之“胜月”嵌在托名中作“明”字。该书系作者撮取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清嘉录》而成,但有大量的增润与补缀,故也有大量第一手民俗材料,包括节日庆典、庙会祭祀、饮食起居和其他生产生活礼俗。该书对研究晚近绍兴乃至江南地区经济社会、风俗文化及其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07期 v.45;No.393 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越剧语言的诗性建构

    宋浩成;

    中国戏曲是“剧诗”,诗性语言是诗意越剧的重要形式表征。越剧用大篇幅的唱词抒发人物的情感,甚至将诗词直接引入剧本之中,完成了情感传达的诗学实践。颇为密集规则的押韵、整齐的句式、重复的结构和叠词的使用等等,使越剧语言呈现出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张扬了越剧语言的诗意表达。比兴、意象等文学修辞的诗化建构,形成了富有文采的美文式书写。当这样的语言与具有方言特质的越剧语音相结合,越剧柔婉细腻、优美抒情的风格更加凸显。

    2025年07期 v.45;No.393 2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鲁迅研究

  • “活在人间”何须“出乎佛学”——鲁迅的佛经阅读与接受问题再探

    何家骏;

    鲁迅的佛学观念既非简单的“出乎佛学”,也非完全“入乎佛学”,而是将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加以批判性吸收。鲁迅的佛经阅读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从基础经典到深奥教理,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鲁迅的人间关怀立场并不与佛教的“出世”思想完全对立,他对佛教思想的核心如“无明”“涅槃”等概念有所思考,并将之融入对中国国民性的剖析和文学创作中。同时,鲁迅对大乘佛教的批评主要针对其在中国的社会化表现,而非其哲学本质。鲁迅与佛教文化在思想、文学风格上存在着“三合”与“三不合”,他的宗教叙述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现当代作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2025年07期 v.45;No.393 35-4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鲁迅翻译研究三十年(1993—2023)——基于CNKI和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于锦涛;

    翻译是鲁迅文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3—2023年国内鲁迅翻译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结合传统计量统计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出鲁迅翻译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考察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期刊、高产作者、研究热点以及与国外对比情况,廓清了鲁迅翻译研究三十多年来的整体脉络和发展态势,条晰了儿童文学、硬译、翻译理论、与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对比等核心课题以及现存问题与不足,以期为鲁迅翻译研究探寻新的学术增长点,拓展译者研究的深度及广度。

    2025年07期 v.45;No.393 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中国史研究

  • 苏峻之乱所见东晋明成之际政治格局——兼论温峤在平乱中的作用

    张齐明;申修实;

    苏峻之乱是东晋初年影响较大的军事叛乱行动。在防备苏峻起兵时,朝廷顺势安排王舒出任会稽内史、虞潭出任吴兴太守,这与当时王庾矛盾、南人与北人的矛盾有关。从平叛过程中的军事联盟可以看出,温峤在门阀与寒门、南人与北人之间进行协调,促成了以陶侃为首的军事联盟的形成。从苏峻之乱始末可以看到明成之际复杂的政治局面。

    2025年07期 v.45;No.393 55-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世诗界“二杰”交游管窥:黄遵宪致夏曾佑未刊信札考释

    梁苍泱;

    从《夏曾佑私人信件稿》中七封黄遵宪致夏曾佑的未刊信札手稿,可管窥黄氏《人境庐诗草》手稿在友人间的传阅情形,黄氏对自我诗歌写作的认知、夏氏的评价,以及二人对彼时文学现象的观察、维新同道的交游等。《人境庐诗草》汇辑的过程中,黄遵宪即有意识地以之为媒介与同道进行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探讨,为“新派诗”生成的重要环节。“新派诗”的发生应在“新学之诗”之前或差不多同时。

    2025年07期 v.45;No.393 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非遗保护与发展研究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泾川西王母信俗研究

    张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和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作为延续民族文化的载体,西王母信俗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衰微,通过对西王母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使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保护和传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有助于推动地方文旅融合创新性发展,促进海峡两岸乃至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和交往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

    2025年07期 v.45;No.393 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思考

    杜朝运;王佳雄;

    积极老龄化理念对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政策保障意义。积极老龄化给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新的机遇,有助于非遗产品的供给在质和量上获得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对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有重要的助力作用。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适老化困境主要表现在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受众群体缩水、非遗技艺难以形成量产、非遗创新性不足、非遗繁文缛节过多等方面。解决方案包括优化非遗传承人群体结构、发展非遗“互联网+”新模式、推出非遗数字藏品和数字化适老平台、推动非遗融合创新、降低非遗的准入门槛等措施。

    2025年07期 v.45;No.393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研究

  • 组织支持感对公立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组织文化认同的中介效应

    吴磊;池娟;夏焕;刘畅;丁新安;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民生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医护人员作为医院运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满意度不容忽视。为提高医院医护人员满意度,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组织支持感为切入口,在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组织文化认同作为中介变量,探究组织支持感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机理。本研究通过问卷方式对浙江省公立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通过SPSS 17.0,Amos 21.0进行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及各维度有正向影响,组织文化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医院应加强文化建设,加大对医护人员的组织支持,增强满意度。

    2025年07期 v.45;No.393 90-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重返中国“国民性”议题

    辛允星;

    近代以来,中国“国民性”研究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学界的一项重要议题。它承接了数百年来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想象,又因中西之间各种形式的接触而转化为对双方关系的一种“学术展演”。作为学术话语的中国“国民性”议题有“思想观念”“理论概括”“科学知识”三种主要表述形态,它们拥有各自的思维与方法论优势,又面临着似乎难以克服的困境,从而导致该议题近几十年来相对冷淡。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调整,中西关系再次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更好地融入现代文明体系,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已成为中国学界的一项宏伟使命,中国“国民性”议题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可以为之开掘出新的思想与理论资源。

    2025年07期 v.45;No.393 9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个含有博弈策略的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研究

    周海平;黄凑英;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谣言作为网络不良信息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传播和扩散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给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研究谣言传播的微观机制,可以为抑制谣言的传播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社交网络中传谣者和未知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求出了博弈双方的混合纳什均衡策略,并根据博弈策略确定了谣言传播的概率,从而建立了含有博弈参数的谣言传播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博弈参数与谣言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从博弈论的角度揭示谣言传播的机理。

    2025年07期 v.45;No.393 1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专刊征稿启事

    <正>尊敬的学术同仁、专家学者:2025年,我们将迎来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诞辰9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为纪念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璀璨篇章的文豪,深入挖掘其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特此面向国内外学者发起“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专题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本次征稿由中国陆游研究会和《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共同发起,旨在集合学术智慧,从多维度、跨学科视角重新审视陆游及其作品,特别是在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探索其文学贡献与时代意义的新解读。

    2025年07期 v.45;No.39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网上投稿须知

    <正>本刊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国家标准,现将具体编排规范及投稿事项通告如下:1.本刊采用网上投稿,请登录http://sxwl.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注册后上传word格式稿件。2.来稿请按“篇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所在省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写作,其中篇名、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五项请同时提供英文翻译。

    2025年07期 v.45;No.393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